本文转自:滨城时报融券通
太平镇三大劳动实践基地迎来首批研学团
研学版图再扩容 文旅融合焕生机
■ 记者 李婷婷 报道 刘汯林 周明健 摄影
制作专属巧克力
融券通
学习葫芦烙画
今年,位于太平镇的太平特色葫芦产业园、崔庄古冬枣园和黑金刚食品有限公司获批滨海新区劳动实践基地。近日,三大基地开门纳客,迎来首批研学团。来自滨海新区太平村中学的600余名师生在此开启沉浸式乡村研学之旅,一场教育与乡村的“双向奔赴”正式拉开帷幕。
联动推出乡村研学之旅 ▲ 打造沉浸式成长课堂
在本次研学首秀中,三大劳动实践基地联动推出“文化传承+劳动实践+产业探秘”沉浸式研学项目,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、在探索中成长,“研学+”模式在为青少年打造沉浸式成长课堂的同时,也为太平镇文旅产业注入了新活力。
研学首站,学生们走进位于太平镇崔庄村的皇家古枣园驿站,聆听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张娘娘传说”——明代传奇女子张娘娘的故事,通过老艺人绘声绘色的讲述,串联起太平镇的历史文脉。随后,书画院内墨香氤氲,学生们在笔锋流转间感受中华美学精神。随后,在古冬枣园内,研学队伍感受“活文物”的震撼——树龄超600年的古冬枣树仍枝繁叶茂,农技专家现场解密古树养护智慧。在古冬枣园的油菜花花海中,师生们纷纷打卡拍照,留下美好瞬间。“通过研学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家乡有着这么深厚的历史,我们觉得很自豪。这样的研学活动干货很多,非常有意义!”学生们表示。
在太平特色葫芦产业园,学生们参观了葫芦种植区,不仅学习了传统大八宝、鹤首等20余种葫芦的种植技术,还了解了品种优选和标准化管理;来到非遗工坊,观看工艺师制作葫芦烙画作品,并在太平葫芦烙画传承人的指导下,亲手体验了非遗烙画技艺。电烙笔在葫芦表面游走,青烟升腾间,花鸟虫鱼渐次浮现,学生们直呼“神奇”!
黑金刚食品有限公司的“巧克力工坊”则充满现代工业魅力,学生们透过玻璃幕墙观看可可豆蜕变为巧克力的神奇旅程后,还亲手制作专属巧克力,感受“舌尖上的科学”。
探索“研学+”模式 ▲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
据滨海新区太平村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让孩子走出课堂、走向自然已成为一种备受欢迎的教育方式,乡村研学旅行更是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,为“双减”后孩子们提供了好去处,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。这种实践经历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,还能让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,学会感恩和责任担当。
记者了解到,三大劳动实践基地设计的研学主线,分别对应学校的文化自信、劳动教育、创新思维和职业启蒙。学生在古树年轮中读懂生态智慧,在流水线上看见科技力量,这正是“五育融合”的生动实践。
太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研学活动旨在通过“文化传承+劳动实践+产业体验”三位一体模式,帮助学生实现多维成长,“‘研学+’模式的探索与实践,也为太平镇的文旅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,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亮点。下一步,我们将联动更多非遗传承人与现代企业,开发四季主题研学课程。此次首航后,基地将常态化开放,预计年内接待超1万人次融券通,为京津冀中小学生提供‘可触摸的教育’。”
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